• <optgroup id="oomma"></optgroup>
  • 當前位置:涼山州網首頁 > 涼山資訊 > 學習知識 >  棄之可惜的上一句是什么?棄之可惜的典故是什么?棄之可惜來源于

    棄之可惜的上一句是什么?棄之可惜的典故是什么?棄之可惜來源于

    文章編輯:涼山州網(www.a1movingpro.com)  時間:2020-02-08 17:05:36 瀏覽:   【】【】【

      棄之可惜的上一句是什么?棄之可惜的典故是什么?棄之可惜來源于哪呢?

      棄之可惜的上一句是:棄之可惜

      【釋義】:吃起來沒有什么味道,扔掉又有點可惜;比喻事情進行下去沒多大必要,就此放手又舍不得;也形容進退兩難,猶豫不決,無可奈何。

      【相近詞】:食之無味,棄之不甘

      【出處】:出自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雞肋,棄之如可惜,食之無所得,以比漢中,知王欲還也。”

      【成語舉例】因為這是一篇我們的‘改悔的革命家’的標本作品,棄之可惜,謹錄全文。魯迅《準風月談·后記》

      話說東漢末年,曹操援兵漢中,欲進不得,欲退折面,一日定“雞肋”為軍營號令,參軍楊修參得其意,若來殺身之禍。這便是“雞肋”一詞的典故。

      對于我來說,凡用“雞肋”一詞,并不是對之持相當之貶義,因為“雞肋”不同于“垃圾”,畢竟有其相當值得“不棄”的地方,只是的確無甚“不棄的價值”而已。

      棄之可惜的上一句是什么?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故事講解如下:

      大凡讀過《三國演義》的人們,都知曉楊修被曹操殺掉的前因后果。楊修才思敏捷,聰穎過人,舌辨之士,恃才放曠,得到曹操賞識器重,成為丞相曹操重臣。在發生了闊門、一合酥、曹操夢中殺人、吳質等事件后,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芥蒂,暗暗戒備,到后來楊修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,引起曹操極大不滿和嫉恨。曹操在漢中戰事中,以“雞肋”罪名誅殺楊修后厚葬,賞與許多物品,以示慰藉其親屬。

      棄之可惜上一句的典故:

      曹操與劉備對壘于漢中,兩軍相持不下。曹操見連日陣雨,糧草將盡,又無法取勝,心正煩惱。這時士兵來問晚間的口令,曹操正呆呆看著碗內雞肋思想進退之計,便隨口答道:雞肋!當“雞肋”這個口令傳到主簿楊修那里,這家伙自作聰明,慫恿兵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撤兵。兵問其故。楊修說:雞肋雞肋,食之無肉,棄之有味。今丞相進不能勝,恐人恥笑,明日必令退兵。于是大家都相信了。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,曹操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。這便是關于雞肋的典故。此為出自于《三國演義》。

      該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  

    涼山州網公眾號

   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

    涼山州土蜂蜜

    關于我們 | 網站申明 | 廣告合作 | 文明上網 | 投訴建議 | 涼山新聞 |服務條款

    網站聲明: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果有侵權,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,謝謝

    Copyright ©2008-2025 www.a1movingpro.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:蜀ICP備18013883號-1

   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:張松

   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

    自产福利精品偷在线_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_91剧情国产极品高跟丝袜_热99re5久久国超精品首页
  • <optgroup id="oomma"></optgroup>